【一周資訊局】宿遷市港口集團開辟砂石“散改集”運輸新模式
- 字號 + -
了解行業信息
聚焦市場動態
一周資訊,盡在掌握
行業熱議
宿遷市港口集團開辟砂石“散改集”運輸新模式
為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要求,市港口集團主動出擊,聚焦補短板、優通道、促聯動、強產業,不斷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持續推進全市物流通道擴能提升,區域物流網絡一體聯動,推進大宗貨物“散改集”,構建綠色高效運輸體系。今年下半年以來,通過整合橋接源頭礦山、上下游港口、駁船公司、貿易商及集卡拖車等物貿供應鏈資源,成功開辟山東至宿遷碎石“散改集”新模式,已實現砂石“散改集”1.73萬噸。相較于散貨船運輸,將山東碎石由散貨船運輸改為集裝箱運輸,不但具有運輸時效高、裝卸速度快、貨物損耗小、運輸價格低的優勢,而且有效減少了貨物在裝卸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下一步,市港口集團將以砂石“散改集”運輸新模式為切入口,持續開展敲門、延鏈、補鏈行動,深挖腹地市場貨源,依托“一企一策”,拓展區間貨品、精準企業物流需求,不斷提升宿遷港服務腹地企業的能力和水平,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四川完善建筑垃圾全過程監管體系
日前,四川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城市建筑垃圾處置及資源化利用行動方案,旨在加快完善建筑垃圾全過程監管體系,全面提升全省城市建筑垃圾規范化管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推動城市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2024年年底,城市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產生、運輸、處置核準進一步規范;2025年年底,基本建立城市建筑垃圾治理體系,城市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50%以上。
方案提出,加快完善城市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明確建筑垃圾減量化和綜合利用目標,保障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及無害化處置場所建設用地需求。各地要依法落實建筑垃圾運輸核準制度,加強建筑垃圾運輸企業、運輸車輛清單和建筑垃圾運輸責任主體信用管理,嚴厲查處無證運輸等違法行為。組織全面開展城市建成區存量建筑垃圾排查整治工作,分類制定整治措施,明確責任主體、資金來源和時間安排,開展存量建筑垃圾治理成效復核和銷號工作。
方案要求,各市(州)要落實主體責任,明確目標任務和部門職責,加強建筑垃圾日常管理力量建設,建立建筑垃圾分類處理制度,制定完善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落實建筑垃圾處置收費制度,推動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品應用;鼓勵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筑垃圾治理。各地主管部門要密切配合,將建筑垃圾治理納入年度計劃和重點工作清單,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任務落地落實。
國內資訊
重慶資源儲量近3000萬噸砂石礦超億元起拍!
近日,重慶市南川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決定公開掛牌出讓南平鎮石慶村六社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采礦權,該礦資源儲量2942.9萬噸,年產180萬噸,出讓年限15.7年,出讓收益起始價10672.9萬元,單價3.62元/噸。
該采礦權實行“凈礦”出讓,“凈礦”出讓工作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相關費用為1116.08萬元,在出讓收益外單列,由競得人另行支付。
據悉,競得人須按綠色礦山標準要求進行礦山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確保礦山環境面貌、開發利用方式、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現代化礦山建設、礦地和諧和企業文化等各方面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并在礦山投產時同步完成綠色礦山方案評審。
競得人須自行或委托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方案》并通過審查,同時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等相關文件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義務。礦山開采方式應符合區域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要求,做到資源分級利用,按照“邊開采、邊恢復”的原則,及時治理恢復礦山地質環境;設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賬戶,及時、足額預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采礦權資源開采完畢或出讓到期終止后按照要求進行治理恢復并通過驗收。
金礦礦山80座!山東省全力推進金礦找礦
“當前地質勘查找礦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副司長牛力強調,必須準確把握資源安全形勢,切實擔負起找礦報國的使命任務,以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為重要抓手,著力增強戰略性礦產國內保障能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做出應有的貢獻。
金礦勘查工作是我國戰略性礦產勘查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山東作為國內的黃金第一大省,在新一輪金礦找礦突破戰略工作中的位置和作用至關重要。
牛力透露,2024年中央財政支持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找礦的投入比2023年翻一番多。在中國人民銀行持續增持黃金、我國黃金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長期處于非油氣地質勘查投入前列的黃金,必將迎來更加充裕的資金支持。
此同時,金礦找礦的“主力”也在謀劃新的找金戰略。8月20日,新一輪金礦找礦突破戰略聯盟在濟南正式成立,聯盟成員包括地勘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礦山企業等多方力量,共同致力于金礦找礦的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
國際資訊
淡水河谷Capanema項目將新增鐵礦石產能1500萬噸
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宣布,其卡帕內馬(Capanema)項目已取得重大進展,目前預投產活動正在進行中。從該公司季度電話會議中獲悉,該項目計劃到2025年下半年新增1500萬噸高品質礦石產能。淡水河谷于2020年底開始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卡帕內馬礦場進行施工。這個耗資4.95億美元的項目旨在修復該資產,包括采購新設備、安裝長距離帶式輸送機以及對廷博佩巴料場進行改造。除了卡帕內馬項目外,淡水河谷還在為即將在未來幾個月啟動的瓦爾格姆格蘭德項目做準備。據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愛德華多·德薩萊斯·巴托洛梅奧介紹,瓦爾格姆格蘭德項目將以極低的資本支出實現新增1500萬噸高品質鐵礦石產能。這一增產將進一步提升淡水河谷的生產能力,并增強其滿足全球對高品質鐵礦石需求的能力。此外,作為淡水河谷正在進行的安全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已成功消除了B3/B4壩,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實現了這一目標。目前,該公司正在對另外兩個設施進行退役處理,計劃于2024年完成這項工作。到今年年底,該公司預計將完成其去特征化計劃的50%以上。(世界金屬導報)
※資訊素材來源于環球破碎機網等